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,国家AAAAA级景区,位于大理古城3公里处,这里依山傍水、峰峦叠翠、环境清幽,真不愧为灵鹫胜地。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间(公元713年——741年),经历代扩建,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了巅峰,据《南诏野史》记载:崇圣寺“基方七里,为屋八百九十间,佛一万一千四百尊,用铜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斛”,有“三阁、七楼、九殿百厦”之规模,一度成为南诏大理国时期著名的皇家寺院和政教中心,享有“佛都”的美誉。气势辉宏的崇圣寺也就是金庸所著《天龙八部》的中的天龙寺,它历经沧桑,日趋衰败,毁于晚清,唯存三塔。
崇圣寺的恢复,结束了大理百年来有塔无寺的历史,形成了塔寺增辉映的美景。崇圣寺的规划布局以保护三塔为核心,源于历史,借鉴了国外著名寺庙布局的特点,集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历代建筑特色之精华。按主次三轴线,八台九进十一层进行规划建设,
整个仿古建筑群落占地600亩,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,总投资1.82亿元。主轴线上依次建有大鹏金翅鸟广场、山门、护法殿、弥勒殿、十一面观音殿、大雄宝殿、阿嵯耶观音阁、山海大观石牌坊、望海楼。中轴线两旁和次轴线上建有法物流通处、方丈堂、客堂、斋堂、罗汉堂、千佛廊、祖师殿、佛教研究院。整个布局气势辉宏,庄严秀丽,而又不失民族特色,寺内佛像以《张胜温画卷》、明代梨广修所塑的“五百罗汉像”和三塔出土文物为蓝本创作而成,造像融合了“禅宗”、“密宗”的特点,形成大理独有雕像风格,寺内617尊(件)佛像、法器,分别为山门铸哼、哈二将(立像,高4米);护法殿铸大黑天神(立像,高5.7米);四大天王(立像,高5米);弥勒殿铸弥勒佛(坐像,高3.7米);韦驮像(立像,高3米);天龙八部(立像,高4米);十一面观音殿铸十一面观音像(坐像,高9.7米),观音八化身(立、坐像,高4米);罗汉堂铸五百罗汉(坐、立像高1.8米);大雄宝殿铸释尊、文殊、普贤、观音、大势至、迦叶、阿难等32尊(释尊像高12.6米);高僧殿铸大理国逊位为僧的9位国王(立像,高4米);祖师殿铸达摩等禅宗六祖(坐像,高6米);阿嵯耶观音阁铸阿嵯耶观音(立像,高12米);药师殿铸药师佛(坐像,高1.6米);财神殿铸金甲财神(坐像,高4米);大鹏金翅鸟(像高6.9米)。此外,还铸铜钟1件、金刚杵5件、转经筒5件、牛皮鼓1件。所有佛像均用青铜浇铸而成,其中599尊(件)为贴金、彩绘、共用铜千余吨,创全国之最,佛像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,堪称精品。
崇圣寺建筑主体以钢混结构为主,斗拱门窗及细部装修采用上好红椿木精雕细凿,中轴线建筑采用最高规格的金龙金凤和玺彩,两次轴线采用庄重典雅的旋子彩,廊阁内院采用活泼诙谐的苏式彩,整个建筑起伏跌岩,错落有致、金碧辉煌、气磅磅礴。精雕细凿,独具匠心的木雕艺术,如木雕《张胜温画卷》长卷、佛本身的故事、观音十八变等,格调高雅,堪称珍品。而形态各异、活灵活现的石雕艺术,营造出清雅幽静的佛教氛围。寺内清新秀丽的绿化美化,美仑美奂的灯光艺术,堪称现代佛教寺院的典范。
随着寺内功能设施的完善,崇圣寺将以“佛都”新貌,展示给世人,它将是您修身养性,参悟佛理的最佳去处。